z576
当前位置:联讯汽车网 > > 车型 > >

让碳化硅上车宽禁带半导体成电驱动发展突破点

时间:2022年07月21日 18:30    来源:网络    阅读量:11091    

作为国内第一家纯电动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的电驱动企业,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从2008年就开始涉足这一领域。从分体式电驱动产品,三合一技术的突破,到宽禁带半导体的应用实践,上海电驱动始终紧跟技术前沿,电驱动行业发展趋势一路直行。

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电控研究院院长陈雷表示,电驱动系统目前已经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新的需求也在为电驱动系统指明新的发展方向。

对新材料的需求是电气传动系统发展的突破点。

具体来说,对驾驶体验的追求导致对高扭矩/高加速性能的需求,这就要求电驱动系统增加电流密度,提高动态响应性能;对续航和快充的追求,导致电动车行业高压话题不断。与硅基IGBT相比,碳化硅这种宽带隙半导体具有性能突破的可能性。

驾驶和充电安全的需求导致对电池寿命和功能稳定性的控制;低噪声环境的要求导致了NVH的提高...从微观的用户体验可以发现,在IGBT市场相对成熟的情况下,电驱动系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如何满足这些需求,如何在这些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车企和供应商都在考虑的问题。

在陈雷看来,把整个电力驱动系统拆开来看,半导体是最先进的单个元件,它的作用非常关键。半导体的选择很可能会影响这些需求的实现。

目前市场上的半导体材料有三代,分别是以硅、锗(Ge)为代表的第一代(元素)半导体和以砷化镓(GaAs)、磷化铟(InP)为代表的第二代(二元/三元化合物)半导体。第三代半导体,由陈雷重点介绍。

第三代半导体,也称为宽带隙半导体,以碳化硅、氮化镓(GaN)和氧化锌(ZnO)为代表。具有高频、大功率、高抗辐射、光电性能优异等特点,适用于制造电力电子、微波射频、光电等元器件,符合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电动化、智能化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十四五”国家重点RD计划于2021年启动实施“新型显示与战略电子材料”重点项目,第三代半导体位列其中。

电驱动中,处理大功率电压电流的功率半导体,从损耗、封装、可靠性三个方面影响整车续航能力、电机轻量化和电机寿命。

陈雷以碳化硅为例,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宽带隙半导体应用带来的变化。

用IGBT和碳化硅上车有什么区别?

从损耗的角度来看,功率半导体的损耗直接决定了电机控制器的效率,从而影响电池容量,进而决定电池寿命。

功率器件运行中有两种损耗,一种是通态损耗。当功率器件正向导通时,功率器件的正向压降与正向电流的乘积称为通态损耗。

另一种叫做开关损耗。不考虑频率和速度,电流和电压的变化总会导致开关过程中的损耗,也分为接通损耗和关断损耗。

在通态损耗上,同封装的硅IGBT相比,碳化硅会有一定的优势。主要原因在于碳化硅器件的电阻特性,而IGBT是双极型器件。双极器件有VCE0电压,但电阻特性没有这样的压降。

由于VCE0电压的原因,在小电流的情况下,IGBT器件的压降更大,碳化硅更小,损耗相对更低。碳化硅与规格相近的硅IGBT相比,大电流下导通压降相差20%-30%,小电流下相应损耗会数倍。

就开关损耗而言,碳化硅的优势在于开关速度更快,也就意味着开关损耗相应降低。

一般来说,对于1200V碳化硅,电压和电流变化的时间在100-200nm之间,而对于1200V硅,时间在300-400nm之间。

就封装而言,半导体的大小和散热冷却的形式会直接影响电机控制器的功率密度,进而影响整车的减重和车架。

目前市面上有各种封装:从全合一全桥形式到半桥形式;果冻到塑料包装;有单面散热也有双面散热的封装。

根据功率器件的特性进行封装,市场上流行基于400V的低功耗封装模式。但从未来高压的趋势来看,未来封装的散热、电感、批量应用、兼容性都会有很大的提升。

和可靠性。芯片本身和封装的可靠性至关重要。传统的硅IGBT使用铝线可以满足功率循环的要求,但为了增强电流密度,使用过电流能力更强、发热量更少的铜可以降低温度,从而增加功率循环次数。

最后,焊接层应用碳化硅。与硅相比,碳化硅的热膨胀系数更大,器件边缘的热应力更大。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通电循环过程中会出现分层,甚至焊料中出现空洞。这些空洞的直接结果是热阻增加,导热系数降低,散热性变差。

这个问题在现在的技术进步中已经解决了。与传统的焊料焊接相比,目前使用的银浆烧结工艺具有数倍的功率循环寿命,并能承受更高的工作温度。

帮助碳化硅上车,上海电驱布局六年

2016年,上海电驱开始基于商用车做碳化硅控制器样品。两年后,RD涉足基于双面散热的碳化硅控制器研发,并在乘用车和商用车上得到验证。陈雷表示,在此期间,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整体效率提升并不明显。

从2020年开始,基于量产的碳化硅控制器研发将于2023年SOP。同时,陈雷表示,S基于800V平台的功率更高的碳化硅控制器也适用于里程更高的商用车,有助于节约用电,提高经济效益。

碳化硅器件将首先应用于更高端的机型,尤其是800V平台的机型,这几乎是业界共识。

一方面,基于充电更快的考虑,使用碳化硅器件后,开关损耗和导通损耗会降低。在同等开发效率下,应用于800V系统时,功率器件的开关损耗会降低更多,有助于提高系统效率。

另一方面,碳化硅没有达到规模化产能,这也是其没有在市场上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原料达到规模化产能后,产量增加,产品单价降低,从而获得市场优势。据陈雷介绍,在定量产出和使用后,碳化硅可能会获得一定的成本优势。也许可以用在A级或者更小的车上。

考虑到上海电驱对碳化硅的具体研发,这类材料的实际应用还存在一定的技术挑战。

上碳化硅有多难?技术问题仍有待解决。

首先是EMC的性能。在高开关速度下,dv/dt和di/dt较高,容易产生电磁干扰。经过多年的技术发展,EMC已经不再是Si IGBT的难点,但是要开发新的碳化硅材料,就必须重新审视多级滤波器的设计。

可靠性问题不容忽视。陈雷说,目前碳化硅器件的数量和实际使用碳化硅器件的时间都不够长,所以要格外注意碳化硅器件的可靠性。

目前硅基IGBT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其耐压一般可以达到正负20V的水平。但是碳化硅在耐压部分会遇到挑战,尤其是负压部分,可能只能承受-6V-10V的电压。

此外,不同于硅材料,碳化硅器件的应用还会带来功率循环和温度循环的挑战。

要创新,就要达到门槛。一般来说,宽带隙半导体是需求导向、技术先行的典型。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下,像上电驱动这样的企业有必要勇于尝试,积极进取,在相对成熟的硅IGBT产业中寻找新的技术突破口,创造经济增长点。

但不可忽视的是,帮助碳化硅上车,最大限度发挥新材料的性能,还需要系统的、长期的努力。只有上下游并行发展,新材料才能进入市场,从而推动行业创新。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