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576
当前位置:联讯汽车网 > > 资讯 > >

2022中国汽车论坛尹捷:拥抱变化,顺势而上——传统中国车企品牌焕新之路

时间:2022年11月11日 08:34    来源:盖世汽车    阅读量:7272    

2022年11月8日至10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举行作为党的二十大后汽车行业的首次盛会,本届论坛以凝心聚力,蓄势待发为主题,设置了一场闭门峰会+一场会议论坛+16场主题论坛以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与行业精英一起落实新精神,研判新形势,共商新举措其中,11月10日上午,主题论坛六:新汽车时代的品牌向上,广汽集团品牌公关部部长殷杰通过视频发表了精彩演讲

尊敬的各位领导,现场的来宾,大家早上好!

我是广汽集团的殷杰,很高兴参加今年的中国汽车论坛因为广州疫情防控的要求,我不能来现场,就在网上和大家交流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中国传统汽车企业的品牌更新,结合广汽的实践,围绕这个主题做一些思考。

我以前是媒体人2013年加入广汽集团,成为一名汽车人转眼十年过去了这十年是中国汽车工业飞速发展的十年,也是中国汽车工业风起云涌,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十年过去十年,中国汽车工业也面临着百年不遇的巨变新能源,智能网联等各种元素进一步深刻改变了传统汽车行业面对产业转型的趋势,中国的车企也可以说是各有绝招,积极寻求转型很荣幸能见证和参与这个过程

总体来看,可以说,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品牌乘用车取得了新的发展,抓住了机遇,缩短了与世界优秀车企的差距尤其是今天,年轻消费者更加开放,拥抱中国品牌汽车,这可谓是国潮的兴起这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文化自信,更深刻的原因是中国品牌的品牌形象,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持续上升,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

分享一组数据,2021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954.3万辆,占市场份额44.4%,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占74.3%到今年9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首次超过50%,占据半壁江山1—10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达到52%,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达到80%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数字会不断刷新

伴随着市场越来越大,玩家也越来越多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像雨后春笋一样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车企有的脱胎于传统汽车企业,有的是造车新势力,有的是来自其他行业的头部玩家它们的出现可以说刺激了汽车行业的鲶鱼效应,也引发了对汽车产业链,制造和营销等方面的新思考

今天,中国汽车市场绝对可以说是全球汽车市场中竞争最激烈,变化最快的最大市场之一很多人说,中国的汽车市场越来越复杂的确,中国品牌车企面临的压力显而易见在全新的市场环境下,如何稳定发展,跟上加速发展的步伐,是国内每个自主品牌车企面临的首要任务也是中国品牌车企的品牌团队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广汽拥有自主品牌双子星——广汽传祺和广汽爱安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我们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面对新的挑战,经过深刻的思考,广汽公司,我们思考的结果是保持初心,不断创新,这八个字

所谓初心,就是汽车人的匠心因为汽车是对安全性要求最高的产品,持续提升产品质量,追求几年,是车企的最高使命在此基础上,我们不能只是埋头造车,还要学会抬头看路甚至看天,用最敏锐的眼光和现代化的工具捕捉用户的需求,感受市场的变化我们要积极迎接汽车工业的全新变革趋势,不断调整姿态和机制,全力以赴应对新的困难和挑战

那么,我结合广汽集团的实践,谈谈传统车企品牌更新最重要的四点感受。

第一,科技创新要引领品牌升级。

在新技术革命下,科学技术可以说是融入了汽车工业的方方面面,也成为了改变汽车工业最重要的变量那么,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提升,也改变着汽车产品的形态和消费者购买,使用汽车的习惯

可以说广汽很早就感觉到了这个趋势2019年,我们提出了没有技术,就没有广汽的口号,积极向科技型企业转型并以此为导向,加快产业链创新体系建设和产品技术研发迭代

为进一步支撑广汽的战略和目标,广汽将在十四五品牌建设阶段充分发挥品牌创新能力,通过自主研发,前瞻性设计,智能化产品,专业化制造,人性化服务,数字化管理等措施,不断深化广汽的品牌形象。

广汽集团多年来坚持自主创新,可以说整个集团都致力于自主研发经过16年的探索和积累,广汽研究院现已拥有超过5000人的R&D团队,拥有强大的R&D实力,构建了由广州R&D总部,上海和洛杉矶前瞻设计工作室,欧洲R&D中心组成的全球R&D体系

此外,广汽还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国家人才引进示范基地,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2019年将开创性地设立一年一度的广州汽车科技日,通过新闻发布会,科技展览,高峰论坛等多种形式,集中,立体地向外界介绍广汽自主研发成果

四年来,我们构建了ADiGO智联生态系统,巨浪动力,GPMA模块化平台架构,GEP纯电动专属平台等一系列科技品牌矩阵这些品牌矩阵彰显了我们的自主研发技术能力,也为我们的自主品牌传祺,爱安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背书,推动双子星产品不断升级,提升产品实力。

第二,要以品质优势夯实品牌基石。

广汽的品牌口号是匠人在心中,产品在行动用广汽集团董事长的话说品牌,品牌,没有产品,就没有品牌因此,对汽车产品品质的严格和持续追求是广汽的坚持我们也不断提醒自己,为消费者打造高标准,高品质,不断完善的汽车产品的初心在内部管理方面,我们也引入了全方位的质量管理模式,通过广汽加强质量管控,尤其是质量管理和智能化水平,以及全链条的质量管控

除了对产品质量的管理,我们还注重对用户需求的管理专注并优化客户能感知的点,不断完善从需求到产品交付的产品质量管理模式,以赢得市场的信任

第三,升级产品,促进品牌更新。

广汽集团持续推进e时代行动计划,e时代中的e就是体验用户的体验,这是我们的核心追求我们希望利用e—Time提升传祺和爱安自主品牌双子星的活力,从而促进集团品牌形象的更新和升级

基于品质,兴趣,贴心的品牌特性,传祺品牌于2022年开启混合动力元年,展开了全新的战略转型坚持各种动力路线+智能网联路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XEV+ICV路线,打造高价值,高科技,高PVA的产品,全面塑造具有独特魅力的传祺品牌形象

最近几年来新品不断推出,包括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影豹,影酷,全新GS8等,以及新一代M8 guru版高颜值产品通过这几年的努力,传祺客户的平均年龄下降了1.5岁

此外,品牌的科技化和年轻化属性也在不断提升。

作为自主品牌双子星的另一颗明星,广汽爱安一直在塑造先锋和领导者的形象通过开拓和尝试,先后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员工持股,并开始A轮融资目前已转型为广汽控股,员工持股,核心价值链,社会资本协同创新的股份制科技型企业

基于其先进,好玩,新潮,优质的品牌基因,爱安一直致力于打造科技头号玩家的品牌形象。

技术方面,坚持EV+ICE全栈自研路线在EV方面,先后推出弹匣电池,超快电池,海绵硅负极电池三大电池技术,解决了纯电车用户关于安全,充电,续航的三大痛点,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

此外,在ICV方面,借助思必驰的电子电气架构,普赛OS,ADiGO智联生态系统等领先技术,实现了超视距呼叫停车,城市IDA,智能驾驶舱技术的加速迭代升级,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更新体验。

在品牌营销和产品营销方面,爱安也是很会玩的通过电竞,涂鸦,动漫等二次元手段,将广汽AIONY Plus打造成为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十万级潮玩科技第一课堂

当爱安的产品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爱安开始考虑品牌升级,希望打造更高端的品牌形象日前,爱安公布了全新的品牌标识——爱安沈剑,同时发布了高端品牌Hyper,还向大众发布了首款高端品牌产品Hyper SSR的纯电动超跑

发布会当天,我也在活动现场,看着我们打造的国内首款量产纯电动超跑缓缓开上舞台作为中国的汽车人,我也无比自豪和骄傲

相信在未来,广汽爱安将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高品质的智能产品,打造更好的科技品牌形象。

第四,以积极开放的心态拥抱变化。

广汽股份是传统车企,也是国有车企有人担心广汽会落后,跟不上时代潮流到目前为止,发展的事实证明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这是因为广汽一直在积极拥抱变化,积极迎合消费者和市场的需求现在燃油车市场份额下降,广汽传祺却一直在增长,越来越受年轻人欢迎广汽爱安成为造车新势力,力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领先,都是非常火热的证明

日前,广汽传祺影豹上市,这是传祺首款跑车上市当月,订单突破3万台在造车的过程中,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通过数字平台,潜在的车主和R&D工程师聚集在一起,相互讨论和创造,他们相互碰撞,为汽车的R&D和设计激发火花现在可以看到,战斗机式的前脸,撞色设计,跑车部件,双边四出,都满足了年轻人对一辆十万级跑车的想象

在这个过程中,技术人员调整了心态,改变了工作方法车型总监认真听取了一位潜在用户的抱怨,认为影豹太安静了,所以在影豹上加入了排气的噪音,满足了这些想要体验极致跑车的年轻车主的需求

从这个故事可以生动地看出,以前的工程师在造车时追求的是最好的技术,最新的材料,最好的性能但除了以上的追求,如今的造车需要更直接的触达消费者,或者通过数字化工具触达消费者的需求,倾听他们的声音,从而改变造车思路和理念,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更好的拥抱新时代的到来

以上是不成熟的想法和感受,供大家参考。

作为中国汽车企业品牌团队的一员,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国汽车工业当然可以领先,并且已经引领全球汽车工业走上新的轨道。

不进则退希望自己能站在更高的位置观潮,顺应潮流,与时俱进,不断进化,不断突破

希望能和所有汽车同行,产业链的所有同仁一起,为中国汽车品牌的崛起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它也有助于人类流动性的良好愿望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分享到微信